-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
時間:2020-03-20 23:10:17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2961內容摘要:?2019年《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于8月1日起正式實施。作為規范和引領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根本性技術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自2006年發布以來,歷經十多年的“三版兩修”,此次修訂之后的新《標準》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2019年《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于8月1日起正式實施。作為規范和引領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根本性技術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自2006年發布以來,歷經十多年的“三版兩修”,此次修訂之后的新《標準》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與新《標準》銜接,《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辦法》正在修訂中。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推進綠色建筑評價工作。
一、基本情況
《標準》是綠色建筑領域基礎性標準,對評估建筑綠色程度、保障綠色建筑質量、規范和引導我國綠色建筑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組織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開展國家標準——《標準》的修訂研究工作。
此次修訂旨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理念,結合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以構建新時代綠色建筑供給體系、提升綠色建筑質量層次為目標,充分結合工程建設標準體制改革要求,改變重技術輕感受、重設計輕運營的模式,擴充綠色建筑內涵,提升綠色建筑品質,形成高質量綠色建筑技術指標體系,并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有效銜接。
二 、主要內容和創新亮點及對行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重構了評價指標體系,重新設定了評價階段,增加綠色建筑基本級,擴展內涵和技術要求,提升了建筑的性能。
重構評價指標體系,響應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2006版和2014版《標準》的指標體系均以傳統的“四節一環保”為基礎,新《標準》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建筑高質量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目標,創新重構了“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五大指標體系。
重新設定評價階段,引導綠色技術落地實施。2006版《標準》規定了綠色建筑的評價為運行評價,2014版《標準》規定了綠色建筑的評價分為設計評價和運行評價。設計評價應在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通過后進行,運行評價應在建筑通過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進行。此次《標準》修訂時研究確定了“綠色建筑的評價應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后進行”,取消設計評價,但在設計階段可以依據相關技術內容進行預評價。
增加綠色建筑基本級,全面推廣綠色建筑。2006版和2014版《標準》均規定了綠色建筑等級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新《標準》在三個星級基礎上,新增“基本級”,則綠色建筑的等級分為基本級、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4個等級。綠色建筑評價條文滿足“控制項”的要求即為“基本級”,基本級所有控制項將全部納入正在編制的39本全文強制性工程規范,預計2025年左右新建建筑將全面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增加基本級也兼顧了地區發展不平衡和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另外,綠色建筑分為四個等級也是國際主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普遍做法,方便綠色建筑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擴展內涵和技術要求,與建筑科技發展相適應。建筑科技發展迅速,修訂研究增加了2006版和2014版《標準》考慮較少或未考慮的內容,如建筑工業化、海綿城市、垃圾資源化利用、健康宜居、建筑信息模型等相關技術要求,拓展綠色建筑的內涵。
提升建筑性能,推進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前兩版《標準》中均未涉及促進人在建筑中的身心健康方面的內容,新《標準》在多個章節中體現安全、健康、適老等性能要求,例如建筑陽臺、樓梯、落地窗等設置防墜落措施,適老、適幼技術措施,無障礙設施,室外交流空間,健身條件,宜居的室外環境,室內空氣品質提升,水質要求,舒適的室內環境。
三、如何發展綠色建筑
當前,綠色建筑發展重設計、輕運行問題突出。高星級綠色建筑項目比例偏少,三星級標識項目占獲得標識項目總數的9%。實際體驗感不強。綠色建筑建設與運行脫節,“圖紙上的綠色建筑”問題突出,許多綠色技術措施在建筑運行過程中沒有發揮實際效果。
綠色建筑保障體系仍不健全,支持綠色建筑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尚待完善,缺乏上位法支撐。綠色建筑理念宣傳不夠,社會各界缺乏對綠色建筑內涵的了解,以消費者為主體的綠色建筑市場環境尚未形成。
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推動綠色發展的要求,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精神,扎實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推廣綠色建筑”的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圍繞致力于綠色發展的城鄉建設工作,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為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會員中心
本欄最新更新
-
02-05微信視頻號搶福袋腳本視頻號全自動搶福袋軟件輔助神器
-
01-042025各省基層行政(鄉鎮長街道辦主任村委會社區主任書記)名錄手機號通訊錄合集(分省)
-
01-032025全國醫院及醫療機構在職醫師名錄手機號通訊錄合集(分省)
-
01-012025全國高校(大學與高職院校)教師手機號通訊錄合集(教授副教授講師)
-
12-02懂號帝|2025各地中小學(小學初中高中中職)校長聯系方式手機號通訊錄名錄資料集
-
12-02學前教育|幼兒園園長手機號聯系電話通訊錄集(2025)
-
12-022025各地基層(鄉鎮、街道、村、社區)公職人員通訊錄集
-
12-022025大學及職業技術學院在職教師(教授副教授講師)聯系方式(手機號)匯總
-
12-01各地高校教師大學本科專科高職院校教授副教授講師聯系方式手機號通訊錄名錄2025
-
12-01教育圈|中小學(小初高)校長及主任聯系電話手機號通訊錄(2025)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