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大開腦洞!“綠協杯”東莞市第六屆綠色建筑設計比賽【往期獲獎作品回顧上篇】
時間:2021-08-04 09:38:47 作者:GBWindows 來源:原創文章 閱讀:1443內容摘要:哇!大開腦洞!“綠協杯”東莞市第六屆綠色建筑設計比賽【往期獲獎作品回顧上篇】小伙伴們,趕緊奔走相告啦!“綠協杯”東莞市第六屆綠色建筑設計比賽啟動啦!
本屆大賽的主題是—“綠色校園 同心共建”,各大高校在校生、建筑從業人員可以根據參賽要求設計出獨具匠心的作品。
“東莞市綠色建筑協會”公眾號東莞市綠色建筑設計比賽自201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5屆,旨在為廣大學子、社會設計團隊提供一個交流、展示的平臺,還展示了東莞市設計團隊綠建設計水平,進一步強化東莞市的綠建設計綜合實力,賽事受到了專家學者、綠建同仁、高校師生等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話說回來,那些能獲獎的綠色建筑設計作品都長什么樣?
腦洞大開?美觀實用? 國際化or接地氣?
別著急,看完小編扒拉的去年學生組6份獲獎作品,你就知道啦!
在去年的綠色建筑技術應用設計比賽,學生組吸引了來自廣東工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東莞理工學院、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等近十所高校近150名學子參賽,經過篩選,最終15組優秀作品脫穎而出。
“建科杯”東莞市第五屆綠色建筑技術應用設計比賽學生組排名
一等獎
作品名稱:聚城為家
獲獎學生:林靖童、李金沂、胡智華、吳淑君
院校名稱:東莞理工學校
設計說明:本案在快速發展招攬人才背景下的東莞提出了種新型人才公寓,并衍生出一種新型可持續生活居住模式——繼居住10四合院群居時代與居住20商品房的獨立小家時代后,對未來居住3.0時代人才公寓理想定位的重新思考與探索。
在未來,人才公寓由一種暫時性的居所,轉化為激發人才群體的共通共融的理想場所。我們提取了
居住1.0時代廣府民居中匯聚家庭的“天井”,將地域性文化注入個人小“家”。同時改善居住2.0時代的家與城市在空間上割裂的生活狀態,將水平化的城市功能、共享功能進一步打碎并垂直聚入建筑,使整棟建筑成為大的“家通過模塊化和混凝土結構框架的靈活組合,將公寓與整個垂直共享公共空間體系形成在可讀性從而使居住者擁有多元的生活體驗感。置入的“天井”元素,垂直通高的采光空間、綠色平臺等都有效的影響著建筑的微氣候。ETEF薄膜材質形成多樣開發程度的共享藝術空間,在擁有良好透光率和可回收的綠色性能下喚醒對未來異質生活模式的思考。聚城為家,使小房間成為大家,在沒有血緣家庭關系的公寓空間中構建更為可持續性的鄰里關系
作品名稱:模塊化綠色社區型公寓
獲獎學生:許佳仕、楊銳聰、顏愉晴、鄭杰宇、崔嘉怡
院校名稱:東莞理工學校
設計說明:設計以提高人才在東莞歸屬感為主旋律,環保綠色建筑技術作輔助的新型綠色人才公寓。通過以村落尺度的手法去渲染一些帶有私人情結的灰色空間以社區營造、參與式等設計方式拉高使用者之間的交集率,從而使建筑在公眾與私人兩個領域上與使用者密切聯系筑造出以歸屬感為主旋律的高水準綠色人才公寓社區。
獲獎學生:張開心、梁永佳、朱家諭、陳潤枝、殷文強
院校名稱:東莞理工學校
設計說明:此次設計的名字叫云谷,靈感來自舒展自由的白云與幽靜的山谷。我們用白色的“云朵”去堆砌了高山形成了山谷。在密集,繁忙的城市中,“云谷”仿佛于一個城市中的秘密境地,為居住在此的人提供一個隔絕城市的秘境花園。
作品名稱:以山之名,順豐而起
獲獎學生:葉天祺、劉懿、梁舜聞、張翔
院校名稱:廣東工業大學
設計說明:設計通過前期對光照通風、濕度等地理元素進行分析且使用各種綠色建筑手法,將建筑的能耗、通風、采光等性能提升至一個較為良好的狀況,符合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人才公寓設計同樣也使用了新穎的設計手法,用過裝配式模塊化的處理將立面45度處理,這種處理手法既有利于穿堂風的形成也有利于對光照與太陽熱量的合理利用。建筑形式采用半圍合的手法將建筑布置在場地周圍使在場地中間形成一個小庭院,并將庭院面向小山坡與土坡,使自然的湖泊與山坡也并融入庭院中,使庭院延伸至自然環境中。
獲獎學生:張倩茵、張廣鳳、蔡倩雯、朱偉欽、黃奕琪
院校名稱:華南農業大學
設計說明:該建筑是以為中青年建設綠色居住公寓為目的,旨在設計給目標人群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和營造歸屬感氛圍,可持續發展設計的綠色健康居住建筑。建筑采用院落式設計手法,結合聲光熱技術,以及結合剖面設計,風壓作用可引起文丘里( Venturi)效應,氣流流動時,會因為空間的收縮而引起加速,于是收縮段形成負壓區,形成良好的通風效果。底層打造街市社區感,室外與半室外的舒適的空間使人流連忘返,不僅增加中青年交流活動的公共空間,更減少人待在室內空間時的能耗。
獲獎學生:王澤文、曾祥熹、黃鵬達、陳彥璇、吳熔熔
院校名稱:東莞理工學院
設計說明:當今城市快速發展,城市綠地面積急劇下降,人們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本作品希望居住在苑內的人直面良好景觀,重新跟自然建立起密切聯系,許多公共空間的設計也是希望回到院落時期人們互談心事的狀態。
學生組
歡迎掃碼報名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9-20匯聚智慧軋輥技術革新,10月20日相約安陽第十七屆冶金軋輥會議
-
08-232025第11屆內蒙古建筑建材及室內裝飾材料博覽會
-
11-23【邀請函】河北(唐山)國際建筑建材博覽會(簡稱:京津冀建筑展TSGB)
-
11-012024第10屆內蒙古門窗幕墻展覽會邀請函
-
07-172023首屆中國(重慶)建筑及裝飾材料博覽會參展邀請函
-
04-19關于召開“《建筑幕墻、門窗招投標技術導則》標準宣貫啟動會暨綠色地產與節能建筑幕墻門窗選用技術交流會”的通知
-
03-27倒計時30天|2023中國成都建博會與您相聚西博城,共享發展商機
-
01-04官宣|第二十二屆中國成都建博會定檔2023年4月, 三大突破搶先西部商機
-
12-19“低碳城市 綠色建筑” 提升工程建設品質 關于舉辦“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評價技術體系專題綜合能力提升” 系列研修班的通知
-
11-20盤點第24屆高交會上的“高光時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