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1-控制項 土壤氡檢測-場地安全
時間:2024-12-03 11:11:42 作者:GBWindows 來源:原創文章 閱讀:484內容摘要:4.1.1土壤氡檢測4.1.1控制項4.1.1場地應避開滑坡、泥石流等地質危險地段,易發生洪澇地區應有可靠的防洪澇基礎設施;場地應無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的威脅,應無電磁輻射、含氡土壤的危害。【條文說明擴展】建筑場地與各類危險源的距離應滿足相應危險源的安全防護距離等控制要求,......
4.1.1土壤氡檢測
4.1.1控制項
4.1.1場地應避開滑坡、泥石流等地質危險地段,易發生洪澇地區應有可靠的防洪澇基礎設施;場地應無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的威脅,應無電磁輻射、含氡土壤的危害。
【條文說明擴展】
建筑場地與各類危險源的距離應滿足相應危險源的安全防護距離等控制要求,對場地中不利地段或潛在危險源應釆取必要的避讓、防護或控制、治理等措施,對場地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應釆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符合各項安全標準。
《防洪標準》GB 50201-2014規定:
3.0.2各類防護對象的防洪標準應根據經濟、社會、政治、環境等因素對防洪安全的要求,統籌協調局部與整體、近期與長遠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關系,通過綜合分析論證確定。有條件時,宜進行不同防洪標準所可能減免的洪 災經濟損失與所需的防洪費用的對比分析。
《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GB/T 50805-2012規定:
1.0.3 城市防洪工程建設,應以所在江河防洪規劃、區域防洪規劃、城市總 體規劃和城市防洪規劃為依據,全面規劃、統籌兼顧,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綜合治理。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標準》GB 50413-2007規定:
1.0.3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應貫徹"預防為主,防、抗、避、救相結合"的方針, 根據城市的抗震防災需要,以人為本,平災結合、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統籌規劃。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 50180-2018規定:
3.0.2與危險化學品及易燃易爆品等危險源的距離,必須滿足有關安全規定。
《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第5章規定的電磁環境豁免范圍:
從電磁場環境保護管理角度,下列產生電場、電磁場的設施(設備)可免予管理:
——100kV以下電壓等級的交流輸變電設施。
——向沒有屏蔽空間發射0.1MHz-300GHz電磁場的,其等效輻射功率小于
表所列數值的設施(設備)
表可豁免設施(設備)的等效輻射功率
頻率范圍(MHz)
等效輻射功率(W)
0.1~3
300
>3~300000
100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GB 50325-2020規定:
4.1.1新建、擴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設計前,應進行建筑工程所在城市區域土壤中氡濃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調查,并提交相應的調查報告。未進行過區域土壤中氡濃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測定的,應進行建筑場地土壤中氡濃度或土壤氡析出率測定,并提供相應的檢測報告。
不同的危險源對應的安全距離不同,如當擬建建筑場地存在火災危險源的廠房或倉庫時,應根據廠房或倉庫的災危險性類別,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確定對應的防火間距;擬建建筑離危險品經營場所安全距離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開業條件和技術要求》GB 18265。對擬建場地曾經是危險化學品生產場地或者受化學品污染的場地,應進行專項安全治理。
【具體評價方式】
本條適用于各類民用建筑的預評價、評價。
預評價與評價均為:查閱項目區位圖、場地地形圖、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地質災害嚴重的地段、多發區提交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應包含場地穩定性及場地工程建設適應性評定內容),可能涉及污染源、電磁輻射、土壤氡的含量等需提供相關檢測報告(根據《中國土壤氡概況》的相關劃分,對于整體處于土壤氡含量低背景、中背景區域,且工程場地所在地點不存在地質斷裂構造的項目, 可不提供土壤氡濃度檢測報告),核查相關污染源、危險源的安全避讓防護距離或治理措施的合理性,項目防洪工程設計是否滿足所在地防洪標準要求,項目是否符合城市抗震防災的有關要求。
注意:我國推行由政府統一組織對地震安全性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價等事項實行區域評估之后,從其規定。
【條文解讀】
條文變化情況:在14版4.1.2條基礎上發展而來。
條文設置用意:建筑場地與各類危險源的距離應滿足相應危險源的安全防護距離等控制要求;對場地中不利地段或潛在危險源應采取必要的避讓、防護或控制、治理等措施;對場地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應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符合各項安全標準。
應關注的主要標準
●《防洪標準》GB 50201-2014 防洪要求
●《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GB/T50805-2012 防洪要求
●《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 電磁環境豁免范圍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GB 50325-2020 土壤氡濃度要求
●《城市抗震防火規劃標準》GB 50413-2007 防火間距要求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 50180-2018 抗震要求
重點關注
涉及地質災害多發區或嚴重地段的,應提供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 包含場地穩定性及場地工程建設適應性評定;
可能涉及污染源、電磁輻射、含氡土壤危害的,應提供相關檢測報告或論證報告。
污染源:場地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應采取有效的治理與防護措施進行無害化 處理,確保符合各項安全標準。如原使用性質為二、三類的工業用地轉為民用的建設項目,應調查場地土壤有無殘留物危害及其他環境污染問題并采取相應 的處理、應對措施。
氡:未進行區域土壤中氡濃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測定的,建設項目應進行建筑場地土壤中氡濃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測定并提供土壤氡濃度檢測報告;確定有氡危害的建設項目,應采取相應措施,保障氡濃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
【 建議提交材料及技術要求】:
專業分類
材料名稱
技術要求
評價階段
建筑類型
建筑設計
場地地形圖
應包括場地紅線范圍、豎向標高、原有地物等
預評價/評價
居建/公建
其他材料
危險源、污染源相關
檢測報告或論證報告
可能涉及污染源、電磁輻射、土壤氡危害的,應
提供相關檢測報告或論證報告
預評價/評價
居建/公建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
應包括場地穩定性及場地工程建設適應性評定內容
(涉及地質災害嚴重的地段、多發區的項目);
預評價/評價
居建/公建
環評報告書(表)
應體現場地是否有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威脅;
是否有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等危險源;是否存在電磁輻射等危害
預評價/評價
居建/公建
相關技術及產品:土壤氡檢測
【相關標準】
安全距離要求
GB 8702-2014 電磁環境控制限值 211KB GB 18265-2019 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安全技術基本要求 4681KB GB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15208KB 防洪抗震
GB 50201-2014 防洪標準 6640KB GB 50413-2007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標準(附條文說明) 477KB GB50011-2010(2016年版)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pdf 32483 KB GBT 50805-2012 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pdf 20067KB 土壤氡濃度
GB 50325-2010(2013版)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 28308KB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GB50325-2020.pdf 17.1M 土壤氡分布圖 741KB 土壤氡濃度情況說明模板 21KB 中國土壤氡概況 63463KB 【施工圖審查】
基礎資料:本條在項目啟動時即需提供相關的材料證明本條滿足控制項要求,需注意:
1、如僅有環評批復文件,則需補充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場地環境噪音檢測報告”。
2、提供土壤氡檢測報告。
3、其他材料根據項目實際情況提供。
勘察專業:
審査材料:
1.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及批復 ; 2.建筑總平面圖所在基地地形圖; 3.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書 ; 4.土壤望濃度檢測報告、電磁輻射檢測報告
審査要點:
1.場地的防洪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防洪標準》GB 50201和《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GB/T 50805的有關規定(審査環評報告)。
2.選址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標準》GB 50413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的規定(審査檢測報告)。
3.電磁輻射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 8702的有關規定(審查電磁檢測報告)。
4.土壤中氡濃度的控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 》GB 50325的有關規定(審査地質勘察報告書及土壤氡檢測檢測報告)。
建筑專業:
審査材料:
1.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2.總平面圖;3.地勘報吿;4.環境影響評估報吿及批復;5.建筑設計說明。
審査要點:
1.場地的防洪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防洪標準》GB 50201和《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GB/T 50805的有關規定。
2.場地及周邊的加油站、加氣站等危險源應滿足國家現行相關標準中關于安全防護距離等的控制要求。
3.建筑設計說明應描述建設場地是否存在不利地段或潛在危險源.是否采取了必要的避讓、防護或控制、治理等措施.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11-23什么是“好房子”?總理提出四項標準
-
11-20山東:《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發布,12月1日起施行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0-24新質生產力 產品碳足跡政策及標準匯編
-
10-22住建部發布臨時用電新規!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05版同時廢止
-
10-212024我國超低能耗建筑標準匯總
-
10-20ESG資訊|SBTi:推出建筑行業凈零標準
-
10-20ESG資訊|中國:產品碳足跡國家標準正式實施
-
條文技術
本欄最新更新
-
12-214.2.9耐久易維護材料
-
12-204.2.8結構材料耐久性
-
12-194.2.7高耐久性管材管線
-
12-184.2.6建筑適變性措使
-
12-174.2.5采取人車分流措施
-
12-164.2.4防滑材料
-
12-154.2.3防護功能產品或配件
-
12-144.2.2采取保障人員安全的防護措施
-
12-134.2.1隔震減震設備
-
12-124.1.9滿足相應安全耐久要求的建設規范(新增條文)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