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能源需求剛性增長,資源環境約束日益突出。
為了確保完成2013年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奠定基礎,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關于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2013年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x00知》要求,以節能減排倒逼產業轉型和發展方式加快轉變,下更大決心,用更大氣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確保2013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7%以上。
《通\x00》提出了12項舉措,包括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實施重點工程、推動重點領域節能、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開發推廣、完善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推行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強化節能減排管理監督、開展節能減排全民\x00動等。
《通知》提到,當前節能減排的形勢依然嚴峻,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更加艱巨。一是節能減排目標完成進度滯后。二是今年以來,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增\x00加快,能耗強度下降速度放緩,污染物排放增量壓力加大。三是隨著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政策機制不完善、基礎工作薄弱等問題日益凸顯。
對此,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x00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目前情況看,要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還有一定壓力,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各地往往忙于保增長,對節能減排的執行需要政府加大監管力度。
高耗能產品將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
國家發改委提出的12項舉措中,非常重要的一條是調整消費稅范圍和稅率結構,研究把大量消n能源資源、易造成環境污染的產品納入征稅范圍,業內對這項內容予以高度關注。有業內人士表示,將大量消耗能源資源、易造成環境污染的產品納入征稅范圍,會增加產能落后企業的稅收負擔,降低高耗能企業的盈利空間,通過倒逼機制加強其節能減排效果。
對此,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在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欄目表示,加大稅收可以防止更多的企業進入高耗能行業,再加上政府監督和銀行對其貸款的限制,多管齊下,可以有效防止高耗能產業出現產能過剩。
林伯強也表示,我們需要一些企業有足夠的資金來治理它們的環境污染,特別是高耗能企業,所以建立一個有效的稅拗貧齲能推動這些企業進行良性競爭,最終能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環境保護上。
實際上,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納入消費稅范圍是一種非常市場化的做法,在國外被普薏捎謾
但是,林伯強對這項政策能否順利實行也表示了擔憂。他對《北京商報》表示,目前,很多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對地方經濟拉動作用比較明顯,納入消費稅后肯定會對扌┬幸擋生嚴重沖擊,甚至不少企業可能倒閉或者外遷,因此落實起來可能面臨比較大的阻力。
支持環保產業 重視煤炭清潔利用
《通知》在第三項措施“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中提到,在做好保護生態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開工建設水電2000萬千瓦以上,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開工建設核電335萬千瓦,風電、太陽能電站裝機規模分s達到8000萬千瓦、1600萬千瓦。積極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大力推進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等勘探開發利用。支持工商企業、工業園區和大型公共建筑發展光伏發電系統,推進光伏發電示范區建設。
對此,業內人士稱,這是送給節能綠色環保產業的一個“大紅包”,必然對相關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帶來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中特別強調,開展以智能電網、物聯網和儲能技術為支撐的微電網示范工程。促進煤炭清潔利用,推廣使用天然氣、煤制氣、生物質成型燃料等清潔能源。
為加大細顆粒物(PM2.5)治苛Χ齲《通知》還提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山東城市群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加快清潔能源替代作用,加快煤炭鍋爐、窯爐、自備燃煤電站的天然氣改造。
此浚《通知》還要求,繼續開展循環經濟“十百千”示范行動,2013年啟動20個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10個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17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城市試點和28個再制造試點,以及20個園區循環化改造。另外,繼續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高效照明產品1.3億只、節能汽車100萬輛、高效電動機500萬千瓦,推動超高效節能產品市場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