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住區標準》正式發布
時間:2014-06-27 13:44:32 作者:網絡傳媒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4256內容摘要: 6月19日,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發布公告,由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主持編制的《綠色住區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式批準發布,并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標準的出臺也標志著我國綠色建筑標準的發展首次從單體建筑延伸至住區,實現了由點到面的新突破。6月19日,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發布公告,由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主持編制的《綠色住區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式批準發布,并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標準的出臺也標志著我國綠色建筑標準的發展首次從單體建筑延伸至住區,實現了由點到面的新突破。
“由于綠色住區體系包含了城市公共功能,較之綠色建筑,研究涉及的領域更加廣泛,可利用的資源能源有更大整合空間,進而對綠色城市發展,可持續理念的延伸有更加廣闊的發揮余地,因此,對綠色城市建設、綠色社會和綠色行為方式的建成都有較重要的意義。”編制組負責人、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專組組長開彥表示。
填補綠色空白
據悉,按照住建部《“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發展規劃》的要求,到“十二五”期末,我新建綠色建筑將達到10億平方米,將有100個城市的新建區域按照綠色生態城區標準規劃、建設和運行。
“當前我國綠色建筑的推廣力度和體量非常大,但是對于這種大規模的開發從住區層面上還沒有完善的指導理念和標準規范”。開彥對記者表示,當前綠色建筑相關標準和評價體系大多是針對單體建筑,而綠色住區層面的標準此前在國內一直處于空白狀態。《標準》是人居委整合多方研究力量,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立項課題《中美綠色建筑評估標準比較研究》、《規模住區人匣肪稱攔辣曜佳芯俊返戎詼嘌芯砍曬的基礎上,歷時八年編制而成。
“《標準》一方面汲取了國際綠色建筑和住區評估體系的成果,另一方面充分考量了我國大規模房地產開發的本土模式,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能力”。
記者了解到,該標準包括建設場地整合、城市區域價值、住區交通效能、人文和諧住區、資源能源效用、健康舒適環境、可持續住區管理等章節。主要涵蓋了居住環o、資源融合、開放街區、綠色交通、易購商業、人文創新、住區多樣性以及提供就業機會等綠色住區可持續發展的內容,旨在使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綠色住區項目開發建設和管理中,保證市民生活在一個設施齊全、出行便捷、環境美好、品位多樣的綠色和諧社區中。
“值得關注的是,《標準》不僅貫穿了綠色住區的全過程,同時也突破了單體綠色建筑的概念,更將物質層面的綠色住區概念,拓展到了精神空間的綠色理念和綠色生活,從這點來說,該標準無疑是超前而又切實可行的。”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金笠銘認為。
綠色住區與綠色建筑“不一樣”?
綠色建筑是國際公認的發展趨勢,我國綠色建筑標準編制通常是以單體建筑為對象,較少涉及周邊的環境、資源、交通等狀況。開彥認為,以單體建筑為主發展綠色建筑很快就會發現它的局限性。
“因為大量綠色社會發展目標和文化服務內容是單體綠色建筑項目所不能具備的,定位于城鎮住區的綠色建筑的實踐研究,將能更有效地實現綠色目標和宜居環境。”因此,《標準》除在內容上涵蓋綠色住宅建設的相關指標內容以外,還對城鎮住區建設中的綠色規劃要素做出規定,分類提出實施措施的技術指標,以提升城市住區的建設品質。
他進一步主張,綠色地產的開發,應更多地從綠色建筑有限性走出來,提升到建筑群體、居住小區,甚至是一座新城、新區的范疇來推進將會有更大的收益,更加有利于綠色生態城市、智慧城市的規劃和策劃。綠色住區并不復雜,也不需要太多的投入,關鍵是理念和思維的創新和改變。
而這些創新和改變在標準的條文中得到了體現。記者看到,標準不僅倡導資源能源利用最大化,與現行的綠色建筑相關標準相比,《標準》還特別強調住區的人文傳承以及與城市的和諧發展。“居住文化的豐富與變化可以有t地避免城市的千城一面。這種豐富和變化并不是無序的,而是要到地方文脈中去尋找,要到現代生活的需求中去尋找。綠色住區作為城市的細胞,要對城市開放,要將住區內的綠地資源和服務設施與城市共享,城市與住區成為一個有機體,共榮共生。”開彥告訴記者,過去很多年我國做的大多是封閉式小區,而現在回過頭來看,這種小區更像是個“圍城”,無法和城市實現融合,共享資源。
他舉了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住區沿街的圍墻超過18米長,我們會要求它“開窗戶”或做藝術點綴,這樣一個小小的變動就能讓住區的美麗景g通過窗戶透出來。走在路面上的行人得到的是安全愉悅的感受,而作為城市,給人的整體感受則是人性化和溫暖的。
針對當前綠色建筑存在的“重概念輕管理”的問題,《標準》對于;壽命住區建設與運營管理做出了規范,保障建筑功能部位和設備系統節能設計的綜合協調與整體設計,突出節能、節水和節材,并注重建設垃圾減量化和既有建筑的再利用。同時主張住區根據自身的基礎和發展綠色技術,保護生態環境。
“相比起各種節能技術的簡單疊加,我們更主張建設者‘量力而行’,多采用被動式技術,充分利用已有設施和配套降低能源消耗。”開彥說。
據了解,根據標準驗收專家委員會的建議以及加快轉變房地產業發展方式、全面提升住區開發建設品質的現實需要,人居委正推出“中國人居環境綠色住區共建項目”示范工作,以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接下來,人居委還會根據成果轉化需求,編制更多具有指導意義的技術手冊和范例教材等內容,并從宣傳、教育多方面開展工作,推動綠色住區的健康發怠
- 相關文章
-
-
11-25關于籌備成立《鄭州綠色建筑產業研究會》的通知?
-
11-24USGBC啟動了Insight-提高性能的建筑項目設計功能!
-
11-062020天津海綿城市及園林景觀建設展覽會
-
09-19“中國基本建設優化研究會建設項目咨詢委員會”籌備會召開的通知
-
07-10關于公布《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及實施方案(優化)》的公告
-
05-21[分享]海綿城市熱潮下的冷思考
-
07-15新型建筑工業化是綠建發展途徑
-
07-14國家能源局:太陽能采暖政策即將出臺
-
綠建政策
本欄最新更新
-
04-02附:相關標準
-
08-12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
-
08-09國務院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
-
04-19住建部發布《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T50034-2024
-
03-07《建筑與市政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國家標準編號為GB/T50640-2023
-
09-26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修改《建設工程消防 設計審查驗收管理暫行規定》的決定
-
09-12深圳市建設科技促進中心關于第五十一批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的公告
-
09-11住建廳:即日起,建設單位對安全負首責!項目負責人應具備注安資格!必須組織安全設施設計審查
-
07-27《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條例(草案)》提交一審 北京擬推廣超低能耗建筑
-
05-05關于對《碳中和建筑評價標準》(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的函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