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大學教授發明太陽能“智能發電窗”
時間:2013-10-29 11:19:34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綠色地產網 閱讀:1305內容摘要:10月25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Reports)在線發表了上海大學教授、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兼職研究員高彥峰等人的成果,他們發明了一種“智能發電窗”,它能利用太陽光發電,還會根據溫度的變化自動隔熱。高彥峰教授2007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從日本回...10月25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Reports)在線發表了上海大學教授、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兼職研究員高彥峰等人的成果,他們發明了一種“智能發電窗”,它能利用太陽光發電,還會根據溫度的變化自動隔熱。
高彥峰教授2007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從日本回國工作,長期從事二氧化釩材料的基礎與應用研究。他告訴記者,二氧化釩是一種具有結構相變特征的材料,在高溫和低溫條件下,其化學結構截然不同。當溫度低于68℃時,二氧化釩是透明絕緣體,能讓紅外線透過;而當溫度高于68℃時,二氧化釩則成了金屬,會反射紅外線。
太陽光分為三環鄭鶴賢庀摺⒖杉光、紅外線。其中,紫外線對人體有害,二氧化釩能吸收97%的紫外線;對于可見光,這種材料能讓其全部透過,所以貼在窗戶上不影響采光;而對于熱能的主要來源——紅外線,它會在高溫時反射它,起到隔熱效果,低溫時則使其透過,引入熱量。“我們可以對二氧化釩材料進行加工,改變它的相變臨界溫度。比如將臨界溫度設置為30℃,這樣把它貼在窗戶上后,當室外溫度超過30℃時,窗戶就會自動反射紅外線,起到隔熱的效果。”高教授說。
經過長期研發,高彥峰在國際上首次用濕化學方法制備了大尺寸二氧化釩薄膜,其光學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此基礎上,他帶領團隊試制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寬幅溫控智能節能貼膜產品。經對比評測,它的高溫隔熱性能優于進口產品,相變特性穩定性良好,而且預計售價是國外產品的1/2至1/5。經過中科院與廣東一家企業的合作,“智能窗戶”將于明年投入生產。
近日,高彥峰在“智能窗ā鄙習滄傲頌陽能電池,使其升級為“智能發電窗”。高彥峰表示,他希望這一實驗室成果盡快產業化,把城市大面積的玻璃幕墻和窗戶變成“發電廠”,讓建筑更節能環保。
- 相關文章
-
-
04-26綠色建筑技術列表(7電氣-8運營管理)
-
04-14發展綠色建筑僅僅是為了環保嗎?
-
02-18建筑節能問題及優化措施
-
01-08機械清潔太陽能光伏板更高效嗎?【傲群】有答案
-
11-20綠色建筑設計的五大要點
-
10-182020世界太陽能光伏產業博覽會(原第12屆廣州國際太陽能光伏展)
-
09-23論文|綠色建筑設計的五大要點
-
08-21再生能源復合應用技術與綠色建筑分析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4-18聚陽新能源數字化工廠大樓封頂:以數字化應對關稅激增,開辟全球競爭新路徑
-
01-21海綿城市:貫徹“景觀+海綿”理念!來看融合自然生態美學的“高顏值”海綿景觀》
-
01-20《綠色低碳住宅標準》正式實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個維度22個措施:《零碳城市手冊》解讀(附全文下載)
-
01-16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 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